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大咖云集!这场论坛重磅来袭!

助力科技强国的 北京科技大学 2023-08-18

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然而钢铁行业仍属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2022年我国钢铁工业CO2排放量约为18.6亿吨,占全国的16%。为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责任重大。

在我校建校70年校庆前夕,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回信字里行间情真意切,充满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北科大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肯定和期许。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我校能够“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期望。如何达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成为北科大人未来最重要的任务。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老教授重要回信一周年之际,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将于2023年4月22日组织“第一届钢铁工业碳中和创新论坛”,汇集冶金、材料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工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可持续的钢铁工业发展政策及方向,推动钢铁工业的碳中和技术创新,加速钢铁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推进国家环保和低碳发展政策的实施,推动“双碳”目标下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届钢铁工业碳中和创新论坛

时间:4月22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7:00

地点:北京科技大学教职工活动中心

1

主题:金属中的一种新型亚稳结构——受限晶体 Schwarz crystal

报告人:卢柯

卢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辽宁材料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从事纳米金属材料研究三十余年,主要成果包括:(1)发现纳米孪晶可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和塑性,提出纳米孪晶强化机制,获得超高强度高导电性纳米孪晶金属铜。(2)发现梯度纳米结构可显著提高强塑综合性能,发展了金属表面梯度纳米结构系列制备技术。(3)在金属中发现了一种新型亚稳态结构--受限晶体结构,具有超高热稳定性和超高强度。先后荣获十余项国际学术荣誉和奖励,包括: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冶金矿产及材料学会TMS Fellow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Fellow、材料研究会MRS Fellow、Acta Materialia金质奖章,德国洪堡研究奖,剑桥大学Kelly讲座奖,美国TMS金属学院讲座奖/罗伯特·富兰克林·梅尔奖。

2

主题: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展望

报告人:聂祚仁(刘宇教授代讲)

聂祚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难熔金属粉末冶金和铝合金领域专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5次获国家科技一、二等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担任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成员、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科技部《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写专家组组长。兼任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副主任和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3

主题:钢铁工业碳中和的思考

报告人:毛新平

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201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近终形制造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长期从事先进钢铁材料及其低碳制备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3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魏寿昆冶金青年奖和首届杰出工程师奖,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4

主题:面向碳中和炼铁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报告人:张福明

张福明,首钢一级科学家,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冶金材料工程研究设计与技术装备创新,曾任工程总设计师主持设计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和首钢京唐钢铁厂工程,主持设计了我国首座5000立方米级大型高炉及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生产关键工艺装备。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第九届光华工程青年科技奖、第二届全国杰出工程师奖、第四届魏寿昆冶金青年奖,当选第二批北京学者。

报告简介

面向碳中和发展未来,炼铁系统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低碳节能技术和工艺创新。对于炼铁系统要进一步研究并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持续研究推广绿色低碳烧结和球团技术,有效降低造块过程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提高高炉球团矿比率、富氧率和喷煤量,持续提高风温、降低燃料消耗,提高高炉顶压和煤气利用率。积极探索高炉喷吹富氢气体、炉顶煤气循环和CO2脱除再利用(CCUS)工艺。

5

主题:钢铁低碳新征程 美丽中国新时代

报告人:范铁军

范铁军,硕士研究生毕业,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长期从事钢铁行业规划研究工作,参与了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至“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为国家制定碳排放控制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已应用百余家企业,对推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落实,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项,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专利5项,各项成果为国家出台行业有关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的促进了行业、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报告简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钢铁是双碳的主战场之一,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实现低碳转型责无旁贷。报告将从正确认识中国钢铁发展、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钢铁低碳转型路径、当前行业热点问题及高质量发展格局构建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旨在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钢铁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策略。

6

主题:真空冶金与碳减排

报告人:杨斌

杨斌,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杂有色金属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真空学会真空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科技部、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40余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中国发明专利29件,美国、欧洲、马来西亚专利各1件;组织制定国家标准1项;出版著作4部。

报告简介

真空环境中气体压力低,有利于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和物相转变。在真空中提炼金属,能够显著改善冶金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降低还原温度,提高冶炼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三废排放。研究了锗铟硒等稀散金属金属、金银等贵金属、镁钛等轻金属的真空冶金,为有色金属冶金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开辟新途径;开展了有色金属冶金过程与铁资源的协同利用研究,促进有色金属冶金行业与钢铁冶金行业的协同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7

主题:钢铁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若干耐火材料问题研究

报告人:李红霞

李红霞,女,博士,宝武集团首席科学家,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名誉院长,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国家级项目20多项。围绕制约冶金产品高端化和绿色制造新技术的耐火材料卡脖子问题,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60件,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6部。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省部一等奖6项。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三届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为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报告简介

耐火材料对钢铁低碳绿色制造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高炉-转炉长流程能耗高、排放高的工序,开展了新型耐火材料的创新,突破焦炉炉衬材料结构功能化难题,研发出高导热硅砖;创新氧化物-金属铝、氧化物-非氧化物-金属铝复合材料新体系,实现RH精炼炉炉衬无铬化、研制出低碳绿色系列高性能长寿命滑板;发现连铸浸入式水口结瘤堵塞新机理,创新防结瘤堵塞新技术。同时开展了氢基竖炉还原制铁耐火材料选择与设计研究。

8

主题:“双碳”战略下我国连铸技术发展思考

报告人:朱苗勇

朱苗勇,东北大学冶金学院首任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连铸分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从事洁净钢冶炼、高效连铸、冶金反应工程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12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荣获魏寿昆科技教育奖青年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报告简介

我国连铸坯产量已突破10亿吨,发展以高拉速、无缺陷为核心内涵的新一代高效连铸技术是实现连铸坯热装直接轧制、连铸连轧、铸轧一体化的前提保障,是实现钢铁制造流程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体现。报告将阐述分析我国当前连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一代高效连铸技术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9

主题:炼钢极限碳排的研究及挑战

报告人:朱荣

朱荣,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端金属熔炼及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金属学会电冶金分会主任、特殊钢分会副主任、废钢铁分会副主任、《工业加热》副主编,《钢铁》杂志编委,炼钢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编委。主讲本科精品课程《炼钢学》教学26年,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荣誉称号。

报告简介

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向流程低碳化和产品高性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我国钢铁流程主要由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BF-BOF流程)和以废钢、电力为源头的电炉“短流程”(EAF流程)两类。报告结合当前我国炼钢超低碳排放背景,探究了“碳中和”背景下寻求炼钢极限碳排路径,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论坛直播通道为

北京科技大学直播平台

()

及官方微信视频号、bilibili直播间

北京科技大学微信视频

北京科技大学bilibili直播间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来源:碳中和研究院

编辑:韩琰森

校审:薛浪

责编:杨美偲

相关精彩链接




HPV九价!速速预约!

@全体贝壳,71周年校庆专属头像,来啦!

111位院士和专家学者!用20年只为讲好这个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藏不住啦!北科大文创雪糕来啦!

设为星标

每条推送都不会错过哦

↓↓↓

一起为

助力科技强国的北京科技大学

500个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